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菊月是几月! 菊月是几月几日

  以下翻译内容来源于中国核心语汇

  中文农历

  英语Lunar Calendar

  法语Calendrier chinois

  俄语Лунный календарь

  西班牙语Calendario lunar

  葡萄牙语Calendário chinês

  阿拉伯语??????? ??????

  日语旧暦

  韩语??

  十二月令之一月

菊月是几月! 菊月是几月几日

  农历一月也叫正月,吴自牧在《梦梁录·正月》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唐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诗中描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又称端月,那是秦朝为避始皇之忌讳,正与嬴政的“政”谐音,故而把正月改为端月。《后汉书·冯衍传》中说:“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这里的 “开岁”也是指农历一月。

  这幅画表现的是正月十五闹元宵的夜景。图中到处张灯结彩,人们赏灯饮酒,燃放焰火。儿童在灯架下嬉戏。整幅画将节日的喜庆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去追赶时间的急流,

尽管是那样地用力,

还是被远远地抛在了后头。

我那日记的小船,

为什么比白云还要缓慢?

因为它喜欢在遗忘的沙洲上停搁,

或是在冥想的旋涡中打转。

——顾城《一月四日日记》

  十二月令之二月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人叶绍翁的诗句中的红杏,花开二月故称杏月。又因二月为春季之中,所以又叫仲春。《尔雅·释天》说:“二月为如。”又据郝懿行义疏云: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阴历二月因而又称如月。

  农历二月,万物复苏,天气又寒变暖。图中杏花绽放,人们纷纷走出户外,踏春,嬉戏,男人们则携带着猎具,狩猎,观景。此情此景使人不由想起宋代僧人志南的一句诗:“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我把天空和大地打扫干干净净

归还给一个陌不相识的人

我寂寞地等,我阴沉地等

二月的雪,二月的雨

——海子《黎明》

  十二月令之三月

  农历三月,也称阳春三月,天气渐暖,百木转荣。画家以“上已(即农历三月初三)踏青”的民俗为主题,描绘了在阳光下,文人墨客在小河边“流觞”饮酒,豪放不羁的场面。

  “曲水流觞”又名“九曲流觞”,是古时上已节(魏晋时期以三月三代替)所玩的一种游戏。觞,是古代一种盛酒器,通常为木制或陶制,木制的可浮于水。而陶制的杯,两侧有耳,也称“羽觞”,但由于其重于木杯,玩时须放在荷叶上,才能浮水而行。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人们坐在“曲水流觞”的石刻旁,利用水流上下游间的落差,在上游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即取来饮之,彼此相与为乐,举觞相庆。

人生恰如三月花,倾我一生一世念。

来如飞花散似烟,醉里不知年华限。

——纳兰性德《纳兰词》

  十二月令之四月

  农历四月,正值梅子黄熟,阴雨连绵。柳宗元诗“梅雨”云:“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故四月也叫梅月。《尔雅·释天》说:“四月为余。”郝懿行义疏云:“四月万物皆生枝叶,故曰余。余,舒也。” 故四月又称余月。画中描绘了树木渐茂,百花竟放; 人们在连绵的阴雨中执伞顶笠,赏花,消遣的景象。正像李商隐诗中描绘的那样:“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十二月令之五月

  农历五月,别称仲夏。旧时农家用菖蒲叶与艾叶等扎悬于门首,用以驱邪,因称五月为蒲月。《尔雅·释天》说:“五月为皋。”郝懿行义疏解释为,“皋者,同高也。高者上也,五月阴生,欲自不而上,又物皆结实。”故五月又称为皋月。此时禾苗正在田中生长,离收割也还早著。农村中在极忙之后有了一段闲隙。更加上民族诗人屈原,在本月五日因国事焦忧而自沉汨罗江,几千年来打不开人们悼念的怀抱。两种原因凑合在一块,所以有龙舟竞渡的民间活动。在画家的笔下,万棹齐飞,喧颠旗鼓,紧张而热烈的竞争,引得两岸民家,凭栏观赏,在炎暑的季节,呼唤起一片热潮。园中的葵花,榴花,和点岸的苍蒲,也不甘寂莫而争奇斗胜。

你在我旁边

只打了个照面

五月的晴天

闪了电

——林夕《流年》

  十二月令之六月

  农历六月,暑气逼人。《易·系辞上》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故六月又暑月。还把六月称为季夏、焦月、溽暑等。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云:“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这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蓬,在暑月为人们带来阵阵凉意,故又把六月称为荷月。画中一片荷塘,垂柳浓荫,画家用青蓝的调子层层叠叠的涂染,衬出万顷清凉。仕女们有的在高楼消暑;有的在池塘采莲;有的凭栏垂钓;有的放艇清游,使人感觉进入水上风来,暗香浮动的优雅生活。

一川风露荷花晓,

六月蓬瀛燕望凉。

何须辛苦求人外,

自有仙乡在水乡。

——曾巩《西湖》

  十二月令之七月

  农历七月,秋季的头一个月,故谓之新秋。秋季乃收获之季,民谚有云:“米谷豆子,秋收冬藏”之说。所以又有瓜月,兰秋,秋月之称。七月初七,俗称七巧节,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期,所以古时闺中妇女会焚香设案,对月乞巧,祈求幸福的降临。而男人们或悠闲散步,或吹弹作乐。画家用画笔把这美妙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的一生 本来可以有

不同的遭逢 如果

在新雨的荷前

你只是静静地走过

在那个七月的午后 如果

如果你没有 回头

——席慕蓉《无怨的青春》

  十二月令之八月

  秋季的八月居中,谓之仲秋。天蓝月明,气温初凉。《尔雅·释天》中云:“八月为壮。”郝懿行义疏解释说,“壮者,大也。八月阴大盛,《易》之大壮,言阳大盛也。”故称八月为壮月。“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民间又把八月称为桂月。画中描绘了中秋节的夜景,人们特立离台,张设盛宴,观赏着月色。闺中女乐,吹奏着琴笙,一派融融景象。

八月就是八月

八月我守口如瓶

八月里我是瓶中的水

你是青天的云

——林白《过程》

  十二月令之九月

  农历九月的别称除了霜月外,还有季秋、菊月、朽月等。李商隐的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把主霜雪的女神青女绰约仙姿描写得美妙绝伦,其摄入魂魄的精髓便是经得起严寒考验的特性。九月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而种菊也各有特殊的技巧。因此人们把自己的菊花,聚集到一处观摩欣赏,逐成菊花会。图中所描绘的正是菊花会的情景。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白居易《长相思》

  十二月令之十月

  农历十月的别称有:初冬、开冬、露月、良月等。《尔雅·释天》中说:“十月为阳。”郭璞的注解为:“纯阴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玄。”《后汉书·马融传》说:“至于阳月,阴慝害作,百草毕落。”旧时娶亲嫁女等操办喜事便选在入冬。因乡间开冬之后,收成已毕,正值农闲,初冬严霜把人们从户外驱入了室内。一间屋子里,画著一个老画师替人写照;妇女们都在内院,或鸣弹乐器,或缝织衣物,或对坐下棋。

羡慕我们吗 二月还是十月

嫉妒我们吗 大地还是天空

我们为这个季节的烂漫深深感动

年轻真好 真好年轻

——汪国真《年轻真好》

  十二月令之十一月

  《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郑玄的注解为“畅,犹充也。”因此农历十一月的别称为畅月。孔颖达还注解为:“言名此月为充实之月,当使万物充实不发动也。”而孙希旦的集解是,“畅,达也。时当闭藏而畅达之,故命之曰畅月,言其逆天时也。”冬季之中,按序列也把十一月叫作仲冬,此外还有幸月、葭月、龙潜月之说,无可考。

  

十一月中旬,

菊月是几月! 菊月是几月几日

晴暖如春,

明明指的是爱情。

——木心

  十二月令之十二月

  农历十二月为冰天雪地的代名词,故又称之为冰月、严月。古人把阴历十二月作为腊祭的日子,以狩猎禽兽祭先祖。据《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到了秦朝时将十二月定为腊月,以后沿袭之。宋王安石的咏梅诗写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画中人们有的闲立,有的取暖,儿童们有的滑冰,有的堆雪狮,有的放炮竹,玩得兴高采烈,一年的结束,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雪睡了

夜有一个白色的枕头

寒风吹亮了月光

十二月默默地站在街上

有些甜蜜 有些辛酸 有些茫然

——于坚《作品第16号》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院本《十二月令图轴》系绢本,浅设色画。画作原尺寸:纵175.0公分,横97.0公分。图中虽未题作者姓名,但从笔墨观察,应是清代画院中唐岱、丁观鹏等人合作的作品,描绘了十二个月中民家生活的情景。《十二月令图轴》利用具有透视观念的复杂建筑,将画面空间分割出好几个不同的区域,再分别将当月可以进行的数项代表活动填入其中。这种分块处理活动的方式,整体看来并无特别明确的主题,但无论视线到哪个角落,却都有引人玩味的精致设计。

来源:书画文化

  以下内容摘录于「中国核心语汇」词条解读“英文”部分

  Lunar Calendar

  The lunar calendar i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alendar, and indicates both the moon phase and time of solar year. The change cycle is based around the cycle of the moon, with one cycle representing a calendar month (the synodic month). A solar year defines the length of one calendar year, and is matched by the use of a leap month. The year during which the Yellow Emperor ascended to the throne is the first year of the lunar calendar—predating the Christian calendar by over 2,000 years. There are 12 months of 354 or 355 days in a typical lunar year, and 13 months in a leap lunar year. Traditional festivals based on the lunar calendar are common across various regions and minorities of China. In modern times, most countries and nationalities of Chinese cultural sphere celebrate traditional lunar festivals such as Spring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Chinese Valentine’s Day, and many more.

  本词条已被“中国核心语汇”百科词库收录

发表评论